什么是好的艺术作品:结合我的见闻谈谈理解

艺术本身是一个很抽象的东西。但是与之相对地,艺术作品却往往非常具象。原始人类文明分布在世界各地,却不约而同地发展出了几种相同的艺术形式,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人类共享一些“艺术”和“好艺术”的标准。古时候,艺术的范畴相对狭窄;到了近现代,除了从新的技术衍生出的艺术(如电影、摄影),也有行为艺术等超脱特定技术的艺术手段。

从根本上说,艺术是手艺人的术。比如木匠使用自己的手艺雕刻,摄影师用自己的技术拍摄等等。但作品只是艺术的载体,艺术的核心在于表达。 好的艺术,首先要有好的内核去表达。很多人,包括我自己,常常过分注重于浮于表面的美学体验,而忽视了其中的表达。在我看来,美学体验决定了艺术的下限,而艺术表达决定了艺术的上限。好的美学体验确实能一把抓住他者的注意力,这在商业、或者爱好者的入门阶段,起到了一些关键性的作用。没有人会愿意去听一首五音不全的音乐,或者画的乱七八糟的油画。因此在这些场景,美学体验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。但我们也要意识到,美学体验可以被社会轻易塑造,这就意味着它的分量有时候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历久弥新。一些潮流美学一旦过时,就变成了陈词滥调。比如口水歌、时装穿搭、流量电影电视剧等。无数事实证明,资本和权力都可以左右社会的审美,因此许多社会时代都有显著的、“一次性的”审美倾向。一些被众人追捧一时的艺术作品很快就会被人遗忘——它们当然称不上是艺术品。

说实话我对古典艺术的接触较少,因此下面就结合一些近现代艺术来谈谈我对好艺术的理解。最近在听宋东野的《莉莉安》,它是我喜欢的为数不多的华语民谣之一。首先从美学体验的角度来说,莉莉安的作词用到了古代诗歌常用的起兴手法:

在离这很远的地方,有一片海滩

孤独的人他就在海上,撑着船帆

如果你看到他,回到海岸

就请你告诉他你的名字,我的名字

莉莉安

几行歌词,字字不提想念,句句都是想念。起兴也好、和弦走向也好、和声唱法也好,全都在围绕孤独和想念这两个核心。这就是艺术作品表达的分量。手法服务于表达,而饱满的表达内核才是打动人心的关键。只有你表达的东西能打动人,它所依附的艺术作品才有说服力。

另一个最近令我赞叹的艺术作品是2017年的电影《爱乐之城》。这部电影是古典和现代的融合,它的形式是上个世纪流行的歌舞片,许多运镜手法也相当古典。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,一些技术、手法、形式的淘汰,必有其历史原因。贸然捡起来用,很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。但是爱乐之城让我看到了古典手法的蓬勃张力。很可惜我的笔法无法重现那种震撼,建议读者搜一些拉片或者解读,自行体会。总而言之,我丝毫不觉得这部片的古典味会对观众理解本片带来门槛。相反,导演充分利用了古典手法的特性,做到了强力的表达。

一些富有张力的表达甚至不需要严肃的手法。余华的《活着》带给我的就是这样的震撼。通读全文,《活着》没有什么撕心裂肺的控诉,只有平淡的直叙,甚至有几分像闲聊。它的成功在于所呈现的悲凉早已渗入字里行间,以至于作者一言不发,就能令读者无语凝噎、喘不过气。

另外我最近也开始涉猎摄影。摄影应该是普通人离大师最近的艺术形式了——不需要线条和色彩,不需要乐理和演奏技能,更不需要笔耕不辍的毅力,只需要举起手机拍照,就能收获一些不那么糟糕的照片。但是纵观大师的作品,就能发现虽然大家都是拍照,但是摄影师却能用照片做出表达——而不是单纯的记录。最近我正在实践布列松的“决定性瞬间”理论。这一理论的核心在于抓住画面的顶峰一刻。我认为决定性瞬间可以帮助像我一样的新人拍出有表达的照片。原因很简单,当你觉得某一刻能打动你,那么它就有可能打动别人。而相对的构图、色彩、光影等,目前只是作为我的辅助手段。因为这些要素相对可以被系统性地训练出来,而表达的能力则是需要长久的理解和实践得到的。

曾听过这么一句话,想要在艺术方面取得进步,就一定要“眼高手低”。因为只有你的审美上去了,你的作品才有提升的可能。而实际上,随着开始有意识地赏析大师的摄影作品,我自己的摄影表达也确实跟着提升了。从前我觉得广角就是神,可以最大限度地容纳美妙的风光;而现在我才发现一般人往往难以驾驭广角的构图,只有从长焦下手才能快速形成属于自己的表达。

我有点不知道如何收尾这篇文章,因为上面这些文字已经用尽了我对艺术的所有理解。我知道学术界、艺术家对艺术的理解一定比我深厚,因为他们经过了大量的艺术实践,能从更多角度、更多案例理解艺术。我很庆幸我能欣赏艺术,而不是像很多人一样被拉入快消内容的洪流无法自拔。但我更希望我能够与大师们产生更多的共鸣,甚至有朝一日创作出一样优秀的作品。虽不能至,心向往之。所以就这么戛然而止吧。